丁燕来、魏明、周逸夫

发布时间:2020-03-07

      时光网特稿 曾经,中国电影特效的价格在全世界都是最低的,大家都说,给一部电影做特效只要花五毛钱。


      “五毛钱特效”是一句玩笑话,但生动展示了中国观众面对粗制滥造的电影特效时“怒其不争”的心态。


      不知不觉间,中国电影似乎已经摘下了“五毛钱特效”的帽子,至少在顶级制作的国产大片里是这样。我们甚至已经有了可以引以为豪的特效大片,比如《流浪地球》。


      如果说《流浪地球》是中国电影特效行业向前迈出的一大步,这一步是怎么迈出的?而迈出这一步之后,中国的特效大片与《复仇者联盟4》《阿丽塔》《狮子王》这样的片子还有多大的差距?


      我们请来了三个人来解答这些疑问。他们都是视效总监级别的专业人士,也是在中国实实在在做电影的电影人。




      丁燕来是特效公司橙视觉的联合创始人,也是《流浪地球》的特效总监。正如郭帆在《流浪地球》之前只执导过《同桌的你》和《李献计历险记》两部小成本电影一样,丁燕来在《流浪地球》之前也对制作大体量的科幻电影毫无概念。是他和郭帆带领特效团队,在不断地摔跟头中摸索出了一条路。


      接受时光网采访时,《流浪地球》已经上映了大半年,丁燕来似乎还没从制作这部电影的疲惫中缓过神来。毕竟当时为了赶进度,有两三个月的时间他每天只能每天睡三四个小时。另外,《流浪地球》50多亿的票房也与特效团队没有关系。特效公司赚了名气,但没赚到钱,行业的生存状况依然艰难。


      丁燕来相信,《流浪地球》式的成功或许可以复制,但制作模式是不可复制的。因为最终效果是靠特效团队拼出来的。不可能每部国产大片都靠情怀。


      让丁燕来感到欣慰的是,“五毛钱特效”的骂名已经骂醒了一批导演和制片人,他们对特效的理解不再仅限于“坐在电脑前动动鼠标”,这是行业规范的开始。




      魏明的特效公司MORE VFX也参与了《流浪地球》的制作。他至今清晰记得郭帆动员他们的话,“如果《流浪地球》这事折了,中国的科幻电影想再往前再走一步,时间可能要往后推很多很多年。”


      作为有追求的特效团队,MORE VFX曾经主动要求承接《流浪地球》里的高难度镜头。他们最终如偿所愿,但也吃了不少苦头——有一个长镜头连做了六个月才过关。


      MORE VFX从广告公司起家,到专注于电影特效,黄渤的《一出好戏》,郭子健的《悟空传》都有他们的身影。


      在魏明看来,中国电影特效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但差距也是不容忽视的。他直截了当地说,《阿丽塔》的技术拿到中国来,也没人知道该怎么用。说中国特效行业“高不成,低不就”可能有点自贬,但意思也差不多,总之还是在路上。




      周逸夫的情况比较特殊,他的团队由一群中国人组成,在中国做电影,比如姜文的《邪不压正》,但他们属于一家美国特效公司——数字王国。


      睁眼看世界,我们才能知道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周逸夫和数字王国北京分公司为我们了解特效行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尽管中国的特效行业一直以好莱坞为学习的标杆,同一行业在两种文化中不同的运作模式也真实存在。


      美国人喜欢每一个为特效镜头都做好详细的说明,特效公司只是执行者。中国人喜欢让特效团队参与到导演、摄影的创作中来。美国人讲究严格的程序,任何额外的修改都要加收费用。中国人则看重人情世故,修修改改往往半卖半送……


      《复仇者联盟4》里的灭霸中国暂时还做不了,《狮子王》里的辛巴中国也做不了,但中国电影的特效水平无疑是一直在进步的。


      郭帆谈到中国科幻与好莱坞的差距时,曾判断,两国拍摄制作水平相差25至30年,特效相差15年。


      如果郭帆的判断准确,2035年左右中国就可以拍摄出自己的“灭霸”和“辛巴”了。今天三位特效总监的讲述,都将是中国电影特效史的见证。

返回顶部